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候选人出炉 诚邀您来投票
www.fjsen.com 2017-04-29 11:57:41 来源:厦门市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市妇联新闻网讯 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今天起开始投票啦!由厦门市妇联、厦门市委文明办联合举办的2017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群众自荐的基础上,经市妇联宣传部筛选,评委会评定,并经市妇联党组研究,产生了2017年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候选户20户,现诚邀您投票、点赞,产生10户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
如何参与投票:
2017年4月29日——2017年5月6日24时
广大市民可通过关注厦门市妇联微信公众号,选出您心目中最美的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户,为她点赞投票!
投票结束后,将结合网络投票、媒体人评议投票和评委会评议投票的结果,综合评定后产生10户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将同时授予“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在2017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进行表彰。
候选家庭故事
王小栋、黄艺勤家庭
对黄艺勤来说,家的意义,不是一间宽敞明亮的房子吗,也不是美丽奢华的布置,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黄艺勤是一位来自贵州的苗族姑娘,2011年,和先生自由恋爱,而后结婚生子。黄艺勤不是厦门当地人,婚后黄艺勤便积极学习当地方言闽南语,努力适应各种习俗及生活习惯。
先生王小栋则体贴妻子,他知道苗家姑娘好辣,担心妻子在饮食上太清淡不习惯,总是自制一瓶辣椒放在桌上,让妻子嘴馋时能吃点腥。平日,王小栋也心疼妻子,他几年如一日,用心为家人做每一顿晚饭。
公公婆婆是两位善良友爱的老人,他们平凡,却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创建了美好而温暖的家。公公王碧聪是一名货车司机,他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准点出门拉生意,这样的习惯,也让家人深受感染。婆婆王月桂则是热心肠的农村女性,她身兼多职——医院职工、家庭主妇、计生协会小组长。不管是哪一个身份,她都从事了20余年之久,并且都做得很好。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她利用剩余的时间从事村居计生协会小组长的工作,经常走家入户,耐心宣传国家政策,经常帮助外来流动人员,开展优质服务。
婆婆这份热心影响了黄艺勤,她在2014年也正式加入到了这支队伍,成为一名卫生计生管理员,用爱心、耐心去服务身边的每一位居民。
古立英、魏茂利家庭
古立英、魏茂利家庭是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是中华美德,一家人都为之身体力行。
儿子结婚时,儿媳尚在福州工作,两地分居,生下孙子六个月就回单位上班了。古立英、魏茂利竭尽全力照顾孙子,料理家务,以解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儿媳全身心投入工作,刻苦学习专业,考取工商注册师,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孙子6岁时,儿媳又考回厦门,在新的工作单位继续努力考取了新专业的中级职称,多次参加业务知识竞赛。说起这些,儿媳黄琳总是说:“我能做到这些,与爸妈的支持分不开的。”
儿子魏巍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上有很多坎坷、磨难。每当此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他坚韧前行的动力。
家庭成员相互体贴关爱,已结成浓浓的亲情。古立英一次急性肺炎高烧入院,儿媳得知急忙从福州赶回,到家之时已近半夜。湖里区、禾山街道以及社区组织的很多老年活动,孩子们也积极鼓励老两口参与其中,做志愿者,也正是因为这些活动让夫妻俩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古立英还积极带动小区党员、居民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增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受到大家拥戴,多次受到街道、社区的表扬和奖励。
朱彩珍、陈清滨家庭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陈清滨和妻子朱彩珍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创业中,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陈清滨是马巷青年创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妻子朱彩珍是厦门市翔安区易百分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夫妻双方虽然各有事业要忙,但非常重视教育。陈清滨在工作繁忙之余还不忘学习,自考大专和本科专业。
从记事起,“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家训就一直伴陈清滨成长,如今也成为全家的处事态度。陈清滨认为,这是他们立世做人的基础,工作生活的格调。所以他要传承这种家风,因此他常常在子女面前给他们讲家训,告诉他们要诚实的对待自己的长辈、老师、同学、朋友和自己身边的人,只有诚实诚信以后才能赢得众人的帮助和信任。
陈清滨以马巷青年创业促进会为平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会员培训、信息交流和服务,帮助94名会员获得2000多万元贷款金额,解决本地新增就业2182名。
同时,夫妻俩长期坚持投身于公益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一致好评,在抗击强台风“莫兰蒂”灾后重建中,陈清滨夫妇发动50多名青年创业者参加五美社区灾后恢复工作,并且出资慰问受灾的困难群众。2016年6月陈清滨被评为“福建好人”。
刘梅、徐友群家庭
徐友群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心,他们的爱心不仅仅用在家庭内部,更重要的是用在为社会做奉献上。一家三口都是志愿者,父亲带着儿子,妻子陪同丈夫共同献爱心,共同为美丽的厦门添砖加瓦。
徐友群喜欢做志愿服务,2013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就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只要一有休息他们一家就去做志愿活动。徐友群是献血志愿者,目前已经献血90多次,单2016年就献了血小板14次。徐友群还是美丽心灵志愿服队的队长。
此外,作为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徐友群每周都去察看保护的文物,从家直接跑到万石莲寺,跑步健身和保护文物两不误。
徐友群在部队教了16年的急救,2013年转业后就主动申请加入红十字会急救培训队,成为了一名志愿服务教员,妻子和儿子就当他的助手。目前,徐友群已经在园南小学、集美小学、湖滨小学、滨北小学、特警队及莲前街道社区等进行急救培训。每次在节假日有培训活动时妻子、儿子都会跟着他去做助手和模特。
“他这样做能帮助很多人了解急救知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救助。”妻子刘梅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
徐友群儿子徐文军在园南小学也是一个小名人。他喜欢帮助同学,爱好体育,是学校长跑和跳远的冠军、足球队成员,成为学校里的榜样学生。
2016年7月厦门市委文明办推荐徐友群入围“中国好人榜”,其实不仅徐友群是好人,他们一家都是好人,他们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并不断地把这正能量向社会广泛传播。
许丽容、郑其碧家庭
在很多人眼里,双警家庭是令人羡慕的,但那些夜以继日的坚守,聚少离多的酸楚,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只有郑其碧、许丽容夫妻俩自己知道。
也正因为同样都是警察,才能体谅对方无法信守承诺的无奈,才能给予对方更多理解与信任。作为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公安派出所承担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职能,重要性可想而知。
郑其碧作为一所之长,主要工作是针对当前面临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去完成守护一方平安的重任。对郑其碧来说,虽然单位离家只有20分钟的路程,但是他有时一连几天无法回家看看妻儿。懂事的儿子知道爸爸工作要紧,时常想爸爸想得紧了也不敢轻易打一通电话,只能默默地等着爸爸的电话,可是“粗心”的爸爸经常忘记了。
而许丽容在单位从事的是后勤保障工作。后勤工作事务繁杂,业务性、原则性强,没有吃苦耐劳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无法胜任的。许丽容自到警务保障处任职以来,始终保持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和谐警营建设,在警务保障方面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妻子,她则更多地承担起了照顾家和儿子的重任。
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睦邻互助。这一直是郑其碧、许丽容夫妻共同秉持的理念,在家庭中身体力行,带头敬老爱幼,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乐于关爱帮助邻里,也是这个“双警夫妻”家庭秉承的好家风,为此,他们一家也赢得了左邻右舍的好口碑。
沈福连、刘仰煌家庭
平凡而伟大的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大家长”刘仰煌,广兴新城小区管理井然有序,在工作之余,他投身于小区的每个角落。从不自扫家门雪的他,日复日、周复周、年复年的坚持下,大家纷纷加入了打扫楼梯的队伍,志愿加入洁净小区队伍中。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注重家风、家教、家训,在这个家庭里也不例外。他们以“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风靡小区,在小区里无人不晓他们一家。
刘仰煌时刻遵告孩子们,要诚信待人,文明有礼。平日,刘仰煌秉承 “家长与孩子平行沟通”的家训,孩子就是我们的朋友,在朋友面前,齐家治国都可以畅所欲言。
去年,台风“莫兰蒂”肆虐后树横七竖八躺在小区的道路上,刘仰煌拿起砍刀将拦路的树枝一刀刀砍断;妻子沈福连拖着一把把粗大的树枝清理道路;14周岁的儿子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拉细小的树枝。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小区其他居民,纷纷加入抢救家园的行动中来。移除折断树木、清理小区垃圾、清除广告牌、铁皮等路面障碍物,以最快速度恢复小区道路通行,确保居民通畅出行。
在清理完成广兴新城小区后,热心的一家三口支援其他小区救灾工作。丈夫刘仰煌向公司请假半天,刻不容缓前往聚鑫广场帮助他们开展救灾工作。刘仰煌的行动,如风雨后的暖阳,照亮了小区居民的心;他就像一个大家长,鼓舞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小区添砖加瓦。
张小宣、谢世鑫家庭
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应该恪守的道德之一,张小宣便是这样一个人。
张小宣奔走在家庭和单位之间,她不但用自身的辛劳和付出,成为人人称颂的好儿媳、好母亲,在单位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她更用惊人的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功底,攻下了法律硕士学位,拿下了一篇篇获奖论文,成为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树立的学习榜样。
张小宣的公公在2010年2月份的时候,瘫痪在床已经7年多了,张小宣对公公是不离不弃,跟婆婆一起悉心照料,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张小宣的儿子今年七岁了,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很孝顺老人,时不时会帮助奶奶搀扶爷爷到外面晒太阳等等。平时,孩子还会给奶奶洗脚捶背,讲小故事。
每天从到单位开始,张小宣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从不推诿、尽职尽责、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张小宣总是利用中午休息或者周末的时间加班,情况紧急的时候就将工作带回家中,等忙完家事,深夜在家里加班,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
上班时间把工作做好,下班时间把家庭照顾好,这便是张小宣每天的生活。她用积极、乐观、上进的态度对待生活给予的考验,为家庭,也为社会倾情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张勇、王刚家庭
“同理心”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王刚夫妇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王刚是设计学院的骨干干部,在教学之余还要负责产品设计专业及相关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妻子是一名任职于企业的产品经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王刚的坚强后盾。
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王刚安心地放开手脚大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也成长为学生心中的好导师、同事眼中的好青年。他与妻子的互敬互爱互持、和睦相处,让他们携手共获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成为大家羡慕的家庭。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王刚家庭倡导“慢生快活”的生活方式,在女儿出生之后,王刚夫妇便定下“家庭211计划”,即每晚2个小时家庭陪伴时间,每周1次家庭户外出行,每月1次与朋友的家庭聚会,帮助其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从同窗互勉到牵手相伴,至今已经十一个春夏秋冬,王刚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种种困难,两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张春燕、周松平家庭
在虎溪社区有这么一个家庭,结婚已二十年,一家子把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都过得温情脉脉,隽永如诗。这就是周松平、张春燕家庭,问及他们爱情保鲜、家庭温馨的秘诀,他们也只是笑笑:“没什么,爱,就是珍惜,是体谅,是尽可能地走近对方。”
张春燕是位小学老师,从热闹校园回到家,非常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周松平是位商人,在家时,喜欢看电视缓减压力。双方开诚布公,谈自己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各自的思考。
沟通后,在家里的闲暇时光,双方可以一起看电视栏目,也有共同阅读的安静时光。周松平经常出差在外,妻子一直和岳父岳母住一起。周松平便努力让自己适合岳父岳母的生活习惯,处处皆以老人的喜好为重。
对于婆婆,张春燕也颇为细心,她悄悄打听婆婆的喜好,并想方设法满足。只要有时间,便回老家去看望老人家,陪她说说话,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听她那些陈年往事,让欢喜长驻老人的脸上。公婆去世后,丈夫的哥哥因故导致胸部以下瘫痪,夫妻俩照顾起哥哥一家。
平时,只要帮得上忙,不管是否相识,他们总是尽心尽力。当居住的小区业主权益受到侵害、需要维权时,他们一家子立马前往。这期间,张春燕参与了业委会建立的整个过程,并任业委会秘书长。在繁重的学校工作之余,她心系小区,小区所需的文字材料兼出她手。
这一家子,彼此珍惜,彼此体谅,彼此走近,夫唱妇随,妇吟夫和。日子虽平平淡淡,但很真,很纯,很美好。
陈素锦、杨军家庭
都是各自单位、科室的骨干,陈素锦、杨军夫妻俩不仅每天都会各自工作上的事进行交流,也会和老母亲聊一聊,在交流中,分析存在的不足,相互提供帮助,也扩大了新的视野,反过来又促进了本职工作。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责任感。做家务则是全家共同的功课。
夫妻两人下班后会一起购物买菜、回家洗菜、炒菜,晚上整理厨房、洗碗、洗衣,夫妻两人分工合作,把做家务当成了乐趣。
看书,查资料,是夫妻两人业余的共同爱好。全家四人,除孩子外,都是民主党派成员。户主杨军是农工党党员,妻子陈素锦是民盟盟员,母亲许素贞是台盟盟员,整个家庭像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小小缩影,为此也形成了全家共同的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全家人经常就国家和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热点、两岸关系,甚至国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不少有分量的调研文章、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很多都被采纳,或得到各级领导的批示,产生了很好的效益。
杨军连年得到市政协、统战部、农工党各级组织的表彰,出版了全国民主的第一本社情民意信息的专著。陈素锦撰写的提案、信息也多次被民盟省委、市委采纳。
业余时间杨军还喜欢作画、搞点小收藏,妻子对此十分支持,孩子也渐渐有所兴趣;此外,一家也都喜欢旅游。一家生活和睦,工作上相互支持,孝顺老人、关爱孩子,在工作和生活等都有成就、有收获,充满了幸福感。
陈彬英、王少彬家庭
家风对家庭的影响尤为关键,79岁的王少彬一直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们。 1998年退休后,王少彬回到厦门老家定居,落户在金鸡亭社区。与一般人退休后颐养天年不同,老王是个闲不住的家伙,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后,他决定要发挥余热做点公益事业。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决定到社区‘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 王少彬身兼数职,既是社区西里支部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又是金鸡亭片区关工委网吧督导员。
社会上目前的托管班还是处在无证、无照和无人监管状态。12年前,热心的王少彬就在社区带领一帮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们担起对托管班的监管责任,目前在他的带领下,社区8家托管班基本比较规范,也使得学生托得安心,家长送得放心。
如今,王少彬虽然年迈,但从不缺席社区的活动,这些也得得益于家人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孩子们都非常孝顺。20多年来,老俩口衣服和鞋袜都是儿子、女儿、媳妇、女婿买的,逢年过节,儿子、女婿、儿媳和孙子们都欢聚一起,享尽天伦之乐了,没有任何家庭琐事影响他服务社会的意愿。为了做好公益事业,有时候要动用儿子、女婿的车子接送,他们也乐意,甚至他为了查明网吧是否在晚上十二点过后仍经营,曾半夜叫儿子开车送他来查网吧。
林亚花、颜亚辉家庭
林亚花是海沧区青礁村芦堂社出了名的热心肠,她普通而又善良、明理。但她却说,自己能这么做,和家庭分不开。
林亚花热心助人,有一户邻居,老婆孩子都有智力残疾。虽然有政府的补助,但难免出现生病等突发状况,资金周转不灵。只要一有求助,林亚花总是立刻帮忙,借的钱她也不急,直到邻居手头宽松。林亚花说:“不收他的钱会伤他的自尊,下次真有困难就不好意思再来了。” 政府为民办实事,进行乡村道路改造,让村民出入更加便利。别人都担心自家的地盘不够大,尽量往外扩张,林亚花却主动让出靠路边的一块地,拓宽了道路。她说,让道路宽一点,表面上只是方便别人,事实上更是方便自己呀,今天路道路宽了,到时候来村里参观的人多了,我们整个村才发展得起来,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美丽乡村共造缔造”工程队入驻芦堂社,刚好一些工人就在她家附近,主动邀请工人到他们家,喝水吃点心,然后提供休息的场所。林亚花说,工人们出门在外,很不容易,而且也可以让工人更用心工作。
走进林亚花的家可以发现,在他们家的花园里面种了很多种草药。谁家孩子有点小毛病都会去找她咨询,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林亚花就让他们及时送去医院治疗,不要耽误病情。
林惠芬、吴宏斌家庭
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她,还有一个活泼懂事的儿子。十多年来,林惠芬和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丈夫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每天加班加点,爱岗敬业;儿子热情上进,勤奋好学,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丈夫是思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队长,为规范城市环境整洁有序,平时工作非常忙。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2004年,儿子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喜悦,也增添了一份责任,她和丈夫下定决心,孩子由她们自己来照顾,尽量不给双方的父母添麻烦。虽然自己照顾孩子很辛苦,但是照顾的过程,却让一家人快乐充实。
林惠芬曾任社区副主任三届,多年来负责社区市容管理工作,曾获得市、区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如今,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林惠芬始终以以一名中共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站在居民的角度想群众之所想。在她的影响下和率领下,社区上下一心,团结奋进,成绩斐然。提升了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开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林惠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她经常告诉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让她们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周燕芳、林棋钢家庭
在单位,她是传帮带的“周老师”,是文体活动“多面手”,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热情。
在家里,她是好妻子,好母亲。
她是周燕芳,是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人口管理科副主任科员,曾被厦门市委市政府授予厦门市防抗“莫兰蒂”台风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个人嘉奖,被多次评为优秀公务员。
周燕芳积极发挥自身绘画特长,不仅用画笔记录孩子成长的瞬间,并将爱好与工作有机结合,以警察故事为题材手绘漫画,将画笔变成工作、生活中最好的“相机”。
家里两个孩子年龄尚小,丈夫因为工作关系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聚少离多的现状让夫妻俩更加重视家庭责任的分担。
平常丈夫不在家时,周燕芳主动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精心照顾父母和孩子。平常上班,都由父母帮忙照顾孩子,下班后周燕芳就马上赶回家照顾家庭。单位同事都心疼:“在单位下了班回家接着上班。”但她从不叫苦或累,默默地当好为人子女、为人妻子和为人母亲的角色。丈夫周末回家,则是极尽己责,尽最大努力完成一些家庭事务,陪好孩子陪妻子。
在两个女儿养育上,他们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营造积极、乐观、勤俭、向上的良好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家风养成。
罗盈、郭顺强家庭
从同学到夫妻,郭顺强和罗盈携手在厦门扎根十年。作为名副其实的80后“新厦门人”家庭,他们在这座年轻的特区城市拼搏追梦,与特区共同成长,“书香、公益、幸福”是一家人努力追求、诠释的“最美标签”。
夫妻俩都爱读书学习,也深信这是完善自我、教育孩子、浸润家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工作中,读书学习让我们业务熟练、视野心胸开阔。在书香家庭的氛围里,女儿从小班开始接触绘本,坚持每日共读五年时间,亲子共读成为我们家庭时光重要的组成部分,女儿也成长为“故事小主播”,并多次获奖,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为孩子营造了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她成为善良有爱、兴趣爱好丰富的孩子。
郭顺强是一名法律志愿者,经常参加普法宣传和法律帮扶活动。妻子罗盈是一名优秀的科普志愿者。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志愿服务更是成为家中节假日的“特殊安排”。带上女儿参加“白鹭志愿联盟”鼓浪屿拾捡垃圾和文明劝导,一家人参加文明交通督导,女儿还经常扮演妈妈海上安全知识宣讲的得力小助手,示范儿童救生衣的穿着等……
作为双职工家庭,父母给予了夫妻俩无私的支持。经营好幸福的小家,一家老少也关心邻里、乐于助人,为小区公共事务出谋出力,在小区业委会选举中,郭顺强高票当选为业委会副主任,善良和真诚,让一家人在陌生人社会里破冰互助,在这座温暖的城市里,收获友爱,守护幸福。
徐青怡、王小兵家庭
徐青怡和她的家人认为,幸福,就是被需要;幸福,就是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幸福,就是甘于奉献;幸福就是爱党爱国。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徐青怡是五缘湾北社区计生协会小组长、妇联理事;丈夫王小兵是一名普通党员,同时也是厦门市湖里区左邻右里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
结婚9年来,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对内尊老爱幼,对外积极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徐青怡在担任社区计生协会小组长的过程中,以满腔的热情,主动关怀育龄妇女、关爱计生困难家庭。作为社区妇联理事,她积极倡导“和谐家庭,文明邻里”理念,热心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化解家庭纠纷。
丈夫王小兵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热情主动为小区居民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只要邻居有需求,就会有其忙碌的背影。在王小兵组建左邻右里志愿服务中心以后,由于工作量十分繁重,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徐青怡无怨无悔的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全身心地支持丈夫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坚强的撑起小家的屋脊。
作为邻里皆知众口皆碑的“雷锋夫妇”,两人热心公益、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刚上幼儿园的3岁儿子也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了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每周六组织的樱花大道“洁净家园”活动都逢场必到,从小树立起环保、公益的观念。 徐青怡夫妇平常生活用度异常节俭,但对于慈善夫妻俩却非常大方,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捐资近8万元于慈善公益。
程乖治、洪或熹家庭
洪或熹是厦门市东山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他有一个快乐美满的三口之家,妻子程乖治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一家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建设发奋地奉献着。
洪或熹2004年参加工作,现任学校保卫科科长。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学生管理工作已蔚然成风。良多的收获和荣誉背后与家庭的支持和家人的默默奉献是分不开的。
妻子程乖治是东山中学数学老师,是学校数学教师中的骨干,担任初三年班主任,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不误,班级成绩在年段名列前茅;班级班风、学风积极向上,受到领导及同行一致好评。
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乖宝宝,在家里她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现读三年级的她已经自己上下学了,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自己完成作业再玩耍。女儿还是家务小帮手,她现在会帮忙拖地板,洗碗,洗袜子等。不仅如此,一家人还是孝敬父母的模范。结婚之后一家人和父母分开住,距离没有冲淡一家人的感情。平时若是有空一家人都会去父母那里坐坐,泡泡茶,聊聊天。
一家人积极宣传低碳生活,让大家明白低碳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夫妻俩热心公益,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踊跃捐助。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努力践行“以诚待人,以诺待事”的良好家训,用爱构筑小家,为厦门添砖加瓦。
童宣娴、童文章家庭
童宣娴、童文章夫妻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就职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流动性大,津秦高铁,宁武高速,沈海复线、厦门地铁等多个项目都留下了二人的脚步与汗水。无论在哪个项目,担任什么职务,二人始终勤恳努力,踏实工作,相互扶持,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妻子没有任何怨言。无论是酷寒的唐山还是交通闭塞的闽东山区,夫妻俩都一起走过。有爱才能同享甘甜雨露,有爱才能同抵狂风暴雨。这些年一家人自北向南,辗转多个城市。处处无家,处处为家。很多项目的工地驻地都留下全家的欢声笑语。
两人唯一的孩子,生在唐山,长在福州,在厦门读书。小小年纪已经跟随父母横跨半个中国。虽然经常流动经常搬家,但孩子丝毫没有受到任何不良影响,相反的他比别的孩子更成熟更懂事。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二人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让孩子学会奉献学会付出学会做人。小小的孩子会省下自己的早饭送给乞讨的老爷爷,会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这和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形成美好心灵,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
蔡过、梁汉庆家庭
说起蔡过,街坊邻居都竖起大拇指,虽然没文化,但她多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却让大家感动。
蔡过自己身体也不好,患有高血压、皮肤病,怕沾水,还患骨质增生腿脚也不好,有时候腿脚酸痛行走都困难。本应该好好休息,但她却从来不因为自己患病就忽略婆婆,依然对老人家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她每餐都会挑选适合老人家吃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煮给老人家食用。
老人家还患有老年痴呆,经常半夜起来吵吵闹闹,她都耐心开导,陪老人聊聊天、哄哄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安心睡着。
90岁高龄的婆婆行动不便,为了老人家方便,她每天都要给老人家端屎尿并清洗干净。偶尔会大小便失禁,她每天还要为老人擦洗身体,老人家的衣服被子也都定期清洗。冬天,老人手里总会有一个暖手宝,蔡过也从不嫌麻烦,一次次地把暖手宝充好电拿给婆婆,也一遍又一遍嘱咐老人家天冷了多穿点被子要盖好,有事就叫她。看到太阳出来她又赶忙把婆婆的被子衣服拿出来晒晒让老人家穿得盖得舒服。
老人家有时会像小孩子一样发脾气,骂人,摔东西,但这一切蔡过没有一句怨言,从不跟婆婆争吵,十几年如一日。
蔡过总是说,谁都会有老的时候,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义务,能为老人家多做点就多做点,让老人家开心自己也就开心了。
颜淑华、邹忠普家庭
颜淑华作为一名厦门新市民,退休后定居海沧。
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在文明督导队的愿者活动中,服从领导、工作认真、尽职尽责、不怕脏、不怕累;在担任社区文明督导队小组长工作中认真负责、团结互助;在疏导交通、阻止行人违章行为时不怕风吹日晒,文明劝阻、坚守岗位;在小区内巡逻时,对个别不文明行为进行说服,及时清理垃圾。
颜淑华在退休前曾是一名口碑很好的医生,其女儿也是一名医生,在她的影响和教育下,其女儿在工作、学习、医者仁心方面受到领导和服务对象的好评。
颜淑华除了热心公益事业,还主动承担起家庭事务,积极支持其先生服务社会、奉献余热。丈夫邹忠普在颜淑华的支持下,先后创作了《海沧港啊海沧湾》、《大海和我一起乐》、《融和之春》、《晚晴颂》、《美丽海沧是我家》、《我的厦门》、《美丽海沧我爱你》、《天竺花园 美丽家园》等二十余首歌唱厦门、唱海沧的音乐作品,受到市民的喜爱、传唱和上级领导的嘉奖。如今,邹忠普作为社区志愿者,现为海沧区海虹社区老年合唱团老师、指挥;海虹社区民乐队艺术指导。
夫妻俩作为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互助、乐于奉献。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和创建文明社区、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味、为使老年人老有所乐和活跃社区的文化活动、为社会稳定和邻里和谐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邹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