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敏:“美丽厦门”建设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开展

www.fjsen.com 2016-07-10 10:20:46   来源:厦门市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家长学校负责人及社区工作者:

大家上午好!

经过前期的酝酿和周密策划,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厦门市2016家庭教育专家报告暨现场观摩会”和“厦门市示范家长学校授牌仪式”以及“厦门市2016年家庭教育百场公益讲座‘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启动仪式于今天正式启动了。

今天,我们为了同一个主题、同样的目标,聚集在一起。首先,我代表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及联办单位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家长学校负责人及社区工作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家庭是社会成员最亲密的利益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基石。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作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全国妇联起草家庭教育法草案,同时,两会期间,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东花就向大会提交了《将家庭教育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议》。同样“家庭教育”也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重要内容,“美丽厦门”建设离不开“幸福家庭”建设,离不开“文明家庭”建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开展。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妇联和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充分认识开展新时期家庭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理念,突出家庭教育的“责任”和“梦想”两大主题,从解决广大家庭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在目标上准确定位,彰显特色;组织实施上精心运作,打响品牌。组织了很多很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专家讲坛,又有亲子家庭教育活动,既有市级及以上大型家庭教育活动,又有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农村的区域性、地方性家庭教育活动。可以说,过去的几年,我市家庭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今天,开展的“厦门市2016家庭教育专家报告暨现场观摩会”就是我们这段时间家庭教育的很好展示和总结,我觉得这次专家报告暨现场观摩会是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广大一线家庭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为更好地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创造了机会

当然,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忽视家庭教育,以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交给学校便撒手不管。有的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不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衔接,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如何顺应“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建设潮流,顺应全市家庭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思路,开拓平台,全面提升我市家庭教育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为此我也就今后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一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家教工作现状。要清醒看到我市家教工作的现状和水平,充分认识到家教工作的严峻性,增强家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是要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要积极协调教育科研、司法、公安、卫生等更多部门的参与,形成多方参与的家教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家教讲师团配置,并不定期对家教讲师和家校负责人展开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家教工作水平。

三是要创新家教方式方法。要继续做好厦门市2016年家庭教育百场公益讲座‘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要坚持立足学校、依托社区的工作思路,创新送课方式,变固定为流动,采用送课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受教育,着力改善我市家教发展环境。并通过报纸、网络、新数字等媒体,及时把大讲坛的内容传播到全市广大家庭,为全市家长朋友们送上一道家庭教育思想的盛宴。同时,我们还将开展“学习型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优秀家长”等创建活动,推动全市家长与孩子共成长。

四是要示范家长学校要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一方面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希望全市各级示范家长学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切实提升我市家庭教育水平。

为了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全市人民关注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让美丽厦门因智慧而更显迷人魅力,让文明厦门因和谐而更有动人风姿,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健康和良性成长的环境,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祝愿本次家庭教育专家报告暨现场观摩会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苏文标
心情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